|
廣東黃骨魚苗批發-錦鯉皰疹病毒病的診斷和治療方法中山市航鵬水產有限公司,總投資近千萬元,設備獨特先進,已注冊工商執照、水產種苗生產許可證,屬于目前廣東省級魚苗良種繁殖基地之一,年育出魚種苗可達十幾億尾以上,占地近百畝,場內山青水秀,水源干凈,具有得天獨厚的天然氣溫,一年四季可大量繁殖出各種魚苗。主要有:觀賞魚,水族器材,全雄性良種一號羅非魚苗、新吉富羅非魚苗、奧尼羅非魚苗、吉諾瑪羅非魚苗、紅羅非魚苗、四大家魚苗、草魚苗、大頭鳙魚苗、青魚苗、白鰱魚苗、淡水白鯧魚苗、本地塘虱魚苗、埃及塘鲺魚苗、鯽魚苗、鯉魚苗、桂花魚苗(鱖魚苗)、黃骨魚苗(黃顙魚苗)、大口鯰魚苗、叉尾魚苗、生魚苗、鯪魚苗,金龍魚等。魚苗場有專業水產人員管理,具有多年的養殖經驗,技術力量強,專業化生產,嚴格篩選,從本土逐代強化選育,雜交生產出雄性率高的魚苗。我們場內常年備有各類齊規格、無病害、生長速度更快,并超低價格(保證不高于市場價)的優質魚苗可供選購。我們并為養殖戶傳授養殖技術,帶動廣大農民養魚致富,幫助別人成功,等于幫助自己成功,為社會創造更高的效益。本場實力和產品質量獲得業界的認可,深受廣大養殖戶們的信賴,面向全國銷售,遠銷廣東、廣西、海南、湖南、貴州、吳川、湛江、化州、南寧等全國眾多省份,較近區域實行送貨上門服務,或大巴客車托運發貨,其它較遠的省份可協助辦理全國苗種運輸(包括全國空運發貨),提供全程售后服務。我們的原則是以“質量求生存,以誠信求發展”歡迎新老客戶來電咨詢和參觀場地! 價格電議,量大從優! 錦鯉皰疹病毒(Koi hepesvirus disease,簡稱KHVD)是由皰疹病毒(KHV)引起的一種傳染性疾病。目前的流行病學研究表明,該病毒僅感染鯉和錦鯉,不論魚苗、幼魚、還是成魚,都會感染KHV,死亡率高達80%~100%。 一.發病情況 近幾年來,錦鯉皰疹病毒病在廣東錦鯉養殖池塘高發,死亡率高。廣東順德、南海、中山、東莞的錦鯉養殖池塘都有發病,作者去池塘邊診斷。接到很多電話反映池塘錦鯉發病快,死亡量大,疑似錦鯉皰疹病毒病。許多錦鯉愛好者從市場購回的錦鯉,很快發生死亡,反映的癥狀,也是全身出血,疑似錦鯉皰疹病毒病。上述事例,可見該病的大量發生。 許多錦鯉養殖者不認識該病,當作普通細菌病治療,錦鯉大量死亡,局部地區干脆稱為“錦鯉魚瘟”,認為得了此病沒得救,實際上很多錦鯉是可以救的,可以挽回損失。為了幫助錦鯉養殖戶和愛好者預防和更好治療該病,避免損失,根據近幾年錦鯉皰疹病毒病診斷和治療的經驗,寫這篇文章和大家分享一下。 二.魚類病毒病的特點 病毒是非常聰明的,病毒具有化學性和生物性。魚類病毒病有以下特點: 1.挑肥揀瘦:病毒在魚類寄生時,很會選擇寄主,常挑長得快、長得肥大的魚寄生,因為又肥又大的魚和瘦小的魚比較而言是更好的培養基。病毒利用宿主的酶系統、能量系統、轉錄系統等來復制大量的病毒,好的培養基可以使病毒單位時間內復制更多病毒。病毒病發作后,往往肥大的魚先死,死剩下的是又小又瘦的魚,往往這些魚還是畸形的(如脊椎彎曲、尾部畸形)。 2.具有嚴格的發病溫度范圍:病毒病對溫度范圍要求非常高,發病高峰在水溫25℃左右,如果水溫突然升到35℃,并維持24h,可能很多病癥就全部消失;水溫突然降到15℃,并維持24h,很多病毒病癥狀也會消失,死亡量大幅減少。病毒病的治療一定要看天氣,留意天氣變化情況。 3.病毒增殖器官和效應器官可能不一樣:魚類病毒病的病毒增殖器官常是腎臟和脾臟,但效應器官往往是皮膚、肝臟等,觀察魚類病毒病一定要看脾臟和腎臟。 三.如何簡單判斷錦鯉皰疹病毒病 需要說明的是臨床表現癥狀和病程有很大的關系,處于病程不同時期,其表現出的臨床癥狀有差異性。 a.發病快,死亡量大,死亡率高。1天之間表現發病癥狀的魚可以從5%上升到90%,死亡量可以1天之內從零上升到幾百條; b.發病錦鯉浮在水面,有些暗浮在水面,有些側臥水面;患病錦鯉出現精神沉郁,食欲廢絕;行為上會出現無方向感的游泳,或在水中程頭下尾上之直立姿勢漂浮,甚至停止游泳;如果在水泥池中發病,會發現很多錦鯉側臥在水底,尤其在進、排水口較多,有些養殖戶稱為“瞌睡病”; c.發病錦鯉體表出血,局部有潰瘍;鱗片松動,鱗片脫落,鱗片上出現血絲; d.發病錦鯉鰓蓋出血,打開鰓蓋,鰓絲顏色深紅色,鰓絲出血、組織壞死、鰓絲末端壞死變白; e.鰭條尤其尾鰭充血嚴重,部分出血,似有白色粘液覆蓋; f.肛門紅腫; g.撕開皮膚,有皮下充血和肌肉出血癥狀,出血和充血沿著肌刺分布較多;因鯉魚皮膚下有部分紅色肉,要注意區分紅色肉和肌肉出血的不同; h.打開腹腔,血液很快凝固,流出的血液明顯偏少并且凝集非常迅速,約流出6秒鐘左右開始快速凝固,血液凝固時間明顯比健康魚短;剪開心臟,出血明顯比健康的鯉魚少,并且凝血迅速; i.腸道無卡他炎癥但充血發紅,腸道硬挺;魚類死亡,腸道硬挺且充血發紅,說明不是細菌感染; j.發病錦鯉的膽固縮,膽汁色變深; k.發病錦鯉肝臟在肝小葉邊緣有細小出血點,表面活性物質減少,肝臟易碎; l.脾臟有出血點,鏡檢發現內部有少量出血點,出血點呈鮮紅色;m.后腎腫大,鏡檢有出血點,鮮紅色。 養殖戶常反映的就是:a、b、c和e中的魚昏睡,體表出血、尾部出血,其它癥狀需要魚病防治人員把握。 四.病癥分析 錦鯉皰疹病毒是一種致病力強、致死率高的病毒,發病時,表現出發病快速、感染率高、死亡率高等特點。錦鯉感染該病毒后,在適宜溫度發病,該病毒破壞魚類的神經系統,導致魚類活動力下降,平衡力失調,昏睡。該病發作快,對錦鯉傷害大,錦鯉難以忍受,容易蹭破皮膚,加之微血管破裂,表現出皮膚出血的癥狀,微血管大量出血,導致錦鯉凝血系統崩潰,引起體內多處出血,多器官衰竭而死。 五.發病時間 據報到該病毒的試驗室最適培養溫度是21℃,發病水溫18~29℃,發病高峰水溫為22~28℃,該病在春季和秋季多發生,在廣東一般是4月下旬和9月上旬發病。但2008、2009年天氣比較反常,已經進入氣候混亂期,2009年部分池塘在10月下旬和11月發病,導致防控難度增大。 六.預防與控制 6.1預防 6.1.1在易發病期前1個月開始預防,即3月份和8月份開始預防;具體措施:投喂適當藥物(40公斤飼料: “止血快”3包+“力克101”1包+“氟苯尼考”1包+內服藥增效劑1包),提高魚體免疫力和提高魚體凝血因子含量;每5天潑灑“優碘”(1瓶用1畝)或“高聚碘”(1瓶用2畝)。 6.1.2減少鯉投放和養殖密度,降低單位面積產量,在易發病期停止拉網等強刺激活動; 6.1.3發病期不要引其他錦鯉。2009年11月南海一養殖戶購進錦鯉,放于水泥池中,流出的水進入錦鯉養殖池塘,次日錦鯉養殖池塘發病,死亡慘重; 6.1.4易發病期不要翻塘底。2008年順德某錦鯉養殖池塘按照我們提供的方案進行預防,沒有發病。但2009年仍然按照方案進行,其中一個池塘突然發病,作者晚上趕過去發現是養殖業主把底泥撈上來做塊狀花肥,翻動池底,導致水質惡化和病毒大量翻起,發病。 6.1.5進入場地的交通工具和人員用“優碘”進行消毒,每個池塘的生產用具不要混用,經常用消毒劑進行消毒;在易發病前期,定期在池埂用“優碘”進行高濃度潑灑,減少病毒互相傳播的可能性; 6.1.6選擇適宜飼料,發病高峰前10d,減少餌料投喂量至平常投喂量 40%; 6.1.7易發病期,每天勤觀察魚類活動情況,每天抽樣幾條鯉進行詳細觀察。 6.2 治療 6.2.1確定是該病 從流行病學和病害特征判斷是否該病,發現疑似病例馬上送給相關人員確診。 6.2.2不亂用藥 不要隨便下藥,病毒病發作時忌諱亂下藥,往往起相反的效果。 6.2.3治療方案 開啟增氧機,①減少投喂量,內服:適當藥物(40公斤飼料: “止血快”3包+“力克101”1包+“氟苯尼考”1包+內服藥增效劑),提高魚體免疫力和提高魚體凝血因子含量;②潑灑:使用“碧水爽”(1瓶1米1畝水面)全池潑灑,連用3天;用“凈水寶”(1包1米1畝水面)全池潑灑,連用3天;在第3、5天,用“優碘”(2瓶用1畝)潑灑消毒。這個方案有較好的治療效果,但需要養殖戶根據實際情況和相關人員溝通。 如果鰓部有指環蟲等寄生蟲,此時不能殺蟲。如果水已經變白,需要向相關人員反映。 6.2.4消毒環境 對于人員、車輛及器具出入場進行嚴格管制;做好養殖區域人員和工具的消毒工作,用“優碘”進行消毒;每日多次在池埂用“優碘”進行高濃度潑灑,防止病原的擴散; 6.2.5看天氣 發病后未來2天內,氣溫急劇變化12℃以上,恭喜你,魚不救也會好。2009年11月順德某養殖池塘,錦鯉發病,3畝池塘每天死300條,我留意了天氣,北方寒潮來臨,氣溫降15℃以上,我讓養殖戶用了“碧水爽”,并讓其在第3天,用“優碘”,告訴他4天后就會好了。次日下午廣州開始降溫,到第4天,魚死亡只有3條,并且此后1個月內沒有再發生死亡。 但單純靠天氣治療,如1個月內水溫再次回升到病毒易發水溫,大約1個月后錦鯉容易再次暴發皰疹病毒病。 6.2.6變化水溫 家庭小水體養錦鯉,可以采用改變水溫的辦法治療。把發病錦鯉單獨放在一個水族箱中,水溫緩慢提升到33℃以上維持24h,效果非常好;或者把發病魚單獨放在一個水族箱中,用冰塊把水溫降到15℃左右,維持24h。該方法的缺點是:①家庭用戶對升溫和降溫把握不好,引起魚類更大應激死亡;②1個月后容易再次復發。 需要提醒的是:變化水溫后的魚類要及時內服:適當藥物(40公斤飼料: “止血快”3包+“力克101”1包+“氟苯尼考”1包+內服藥增效劑),提高魚體免疫力和提高魚體凝血因子含量。實踐證明變化水溫+提高魚體免疫力和提高魚體凝血因子含量,可以使魚1個月后不復發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