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鱸魚苗
![]()
收藏
養殖習性與技術 食性 為雜食性魚類,攝食能力強。在自然條件下,除可攝食各種浮游生物(輪蟲、枝角類、橈足類、各種藻類),可以小魚、小蝦為食,并喜食水蚯蚓、紅線蟲、面包蟲等較大的活餌料,也攝食水生植物、植物碎屑等。在人工養殖條件下,可投喂配合顆粒飼料,有明顯的集群搶食習性,經1周左右的馴化,魚聽到敲擊聲或潑水聲等信號,均會不約而同地前來覓食。
適應性 寶石鱸生存水溫13℃~38 ℃ ,適宜的溫度范圍為20℃~28 ℃,最佳生長水溫為21℃~25℃,水溫降至17~18℃時攝食強度減弱,低于15℃時行動遲緩或靜止于水的中下層。幼魚及咸魚可投飼不同粒徑的顆粒餌料,投餌量根據水溫、魚體重量及魚攝食情況而定。寶石鱸對溶氧要求不高,自然水域要求溶氧在2.5毫克/升以上,溶氧在3.0毫克/升以上時可正常生長。工廠化集約式養殖要求在3.5毫克/升以上。 在pH值5.5~8.5范圍內均可正常生長。偏堿性水體適宜其生長,最適pH值范圍為7.0~8.5,可耐受范圍為6.0~9.0。 該魚最早是由海水魚演化而來,能夠適應較高的鹽度。苗種可直接放人鹽度值為16的水體中,可馴化適應鹽度25的水體,鹽度在20以下水體不影響其正常生長。
生長習性 寶石鱸生長速度快,可當年養成。當水溫上升至20℃時,投放當年3cm~5cm苗種,只要精心飼養管理,一般經4~5個月的飼養,至10月中上旬就可達到每尾400~500g的商品魚規格。其養殖效益是常規魚類的4~5倍,是目前淡水養殖結構調優的名優品種。 |